时间:2024年4月26日(周五) 下午14:30-17:30
地点:秀山校区图书馆一楼大明报告厅
报告对象:计算机、电气、微数、机械、管工等学院及其他学院感兴趣师生
主办单位:教务处、二肖二码长期免费公开
特邀报告一:大模型对信息学科人才培养模式的冲击
报告人:黄继武 教授、博导
报告人简介:
黄继武,工学博士。深圳大学教授、IEEE Fellow、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广东省网络与信息安全产学研创新联盟理事长。中国电子学会信号处理分会副主任委员。
报告内容简介:
以大模型为代表的AI技术,给社会带来了巨大的技术进步,也给社会各方面的变革带来了无限可能。本报告以人才市场需求为分析出发点,针对信息学科人才培养特点,分析了大模型给传统信息学科人才培养模式带来的可能冲击,并探讨了大学信息学科人才培养应对大模型冲击需要考虑的一些问题。报告包括:1)信息人才市场的过去;2)信息人才市场的现在;3)大模型对信息学科人才培养模式的冲击;4)大学能(该)做什么?。
特邀报告二:学以思之,问以辨之
报告人:傅育熙 教授、博导
报告人简介:
傅育熙,1992年获英国曼彻斯特大学计算机博士学位,1994年起就职于上海交通大学。研究领域为理论计算机科学(程序理论、并发理论、等价性验证、可达性理论、交互理论),是Mathematical Structures in Computer Science的编委。曾任上海交通大学计算机系主任(2000-2009)、软件学院院长(2001-2013)。学术兼职包括: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六届学科评议组成员(2010-2014)、上海市计算机学会理事长(2015-2018)、教育部计算机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2013-2017,2018-2022)。讲授的《计算复杂性理论》课程获“2019年度高校计算机专业优秀教师奖励计划”,撰写的《计算复杂性理论》于2023年5月出版。
报告内容简介:
教学30年,讲讲上课心得;学问35年,聊聊学术之道;学科15年,谈谈职业发展;教指委15年,论论大国教育。
特邀报告三:“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基本逻辑
报告人:李仁发 教授、博导
报告人简介:
李仁发,湖南大学教授(特聘),IEEE/ACM、CCF高级会员,CCF嵌入式系统、物联网、教育专委会委员,《计算机研究与发展》、《通信学报》编委。近年来以专家身份参加多所高校本科教学审核评估和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曾任湖南大学、湖南科技大学教务处长和计算机学院(软件学院)院长。
报告内容简介: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十几年,遇到新问题,特别是在教师、学生及社会的认同方面,与预期存在较大差距。本人认为,“认证”是工业时代的教学范式,是我国高等工程教育发展不可以绕过的一道“坎”。做好“认证”工作,需要厘清其内在逻辑和机制,做好基础工作,把事情简单化和评价多元化。报告简述了若干“认证范式”的教学设计方法与案例,并主张基于模型的教学设计方法。
特邀报告四:大学本科教材编写的探讨
报告人:王志英 教授、博导
报告人简介:
王志英,国防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教授。曾担任教育部计算机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全国高校计算机教育研究会理事长、中国计算机学会教育专委会主任、湖南省计算机学会理事长。已获国家教学成果一、二等奖各1项,国家优秀教材一等奖1项,部委级教学成果奖5项;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部委级科技进步奖十多项。已培养毕业博士研究生70多人。
报告内容简介:
本科教学及课程建设工作中,教材编写工作非常重要。教材是课程教学思想和内容的直接体现。本报告在给出了教材编写的基本要求和原则后,报告人依据本身教学经历和科研积累,结合《计算机体系结构》教材编写过程进行了具体的探讨。
特邀报告五:智能机器人操作系统核心技术及其研发实践
报告人:周兴社 教授、博导
报告人简介:
周兴社,西北工业大学计算机学院教授;中国计算机学会(CCF)会士;CCF咨询委员会委员;群体智能操作系统国家重点项目专家组成员;陕西省计算机学会理事长。主要从事网络化嵌入式计算与普适计算,分布式计算与信息物理融合系统及其应用研究,长期主持相关国家重点基金、国家重大专项以及国防预研等课题,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获得发明专利20余项,获得省部级科技奖多项,是国家多个研究计划的评审专家。
报告内容简介:
种类众多的智能机器人是智能时代的重要体现与发展方向,对未来具有深远影响;智能机器人操作系统(iROS)是智能机器人的核心软件平台,是软件定义智能机器人的具体体现;在简介iROS发展历程与现状基础上;重点论述iROS的嵌入式实时资源管理、OODA行为管理、丰富应用开发支持的功能与结构及其技术挑战;给出iROS的云边端融合结构、集群自主协同、人与智能机器人共融支持以及策略与机制内在智能等发展趋势;介绍所在团队结合国家项目的相关研发实践。